Sabrina(1954&1995) -龍鳳配&新龍鳳配-

sabrina_p.PNG





  上週一,看了由電影台播映的《新龍鳳配》(Sabrina 1995);本週一,看了DVD的《龍鳳配》(Sabrina 1954)。兩者相較,個人偏愛舊版。雖然不討厭新版,但總覺得新版多了份現代感,卻少了份難以言喻的味道。或許,新版為何「欠一味」的原因,就是出在角色人選上。台詞的詼諧程度亦有落差,舊版與新版差了將近四十年,可舊版的台詞著實比新版高妙許多,且不失新奇。新版的故事時間為摩登九零年代中期,距現今較近,理應更貼合觀眾心意。不過,說真的,比較兩版台詞創意,舊版對白非但不落伍,還更能使觀眾會心一笑,且令人感動。



  舊版的Sabrina至巴黎學習烹飪;新版的Sabrina則是於巴黎時尚界工作。在舊版中,Sabrina學習烹飪是承繼已逝母親生前的工作使然,所以其父希望她到巴黎學習一身好手藝回來。此連結順暢,不會有凝滯感。但新版的Sabrina是個打扮俗到不行,令人看一眼都懶的女孩。電影中設定她進到巴黎的時尚界工作,一是符合現代走向與巴黎形象,二是想讓觀眾將Sabrina前後印象落差拉大。可惜頗格格不入,也不如舊版那樣「順理成章」,少了份親情關聯與其父對Sabrina的冀望。



  「Sabrina」這個美麗的名字是取自於精靈的名稱。因此,女主角自然也要有如精靈般的脫俗感。《龍鳳配》中的Audrey Hepburn,活潑俏皮,氣質水靈。冠以Sabrina這個精靈的名字完全不為過,合適得很。而Julia Ormond的Sabrina似乎不夠「精靈」,尚未變成天鵝的她看來笨拙,扮相與Hepburn的Sabrina相差甚遠,反而與Anne Hathaway於《麻雀變公主》(The Princess Diaries)中,初登場時的俗妹形象更為近似。



  由Hepburn詮釋的Sabrina,不造作不矯揉。小女孩在巴黎經過兩年洗練後,蛻變出的Sabrina,優雅高貴且大方,美得出奇。站在人群裡,她絕對是最亮最耀眼的一顆星。Ormond的Sabrina,對照前後,前期的她傻勁十足;自巴黎歸國後的她,感覺上只是換了個髮型、改變了衣服風格而已,骨子裡仍舊放不開,依然緊繃。



sabrina_dress.PNG



  說到造型,就拿派對上的禮服為例,舊版Hepburn所穿的禮服,以白色為底,上身與下身皆有繁複的襯花圖案,裙襬設計作出延伸,收畫龍點睛之效,看來迷人高雅,作為婚紗也合適。當Sabrina一踏進派對場地裡,所有男士的目光皆轉向她,眾星拱月。就連Sabrina一直想伸手攀摘的月亮,也願化作繁星中的一顆星,來摘取她這顆圓滿又皎潔的「月亮」。相對來說,新版中,Ormond出席派對的禮服,其設計就不似Hepburn所穿的款式精緻華麗。因此Ormond登場於派對的瞬間自然也感受不到那種stunning,不甚令人驚豔。



  上述提到,無論新舊版本,故事皆設定Sabrina至法國巴黎學習。《龍鳳配》中,Sabrina於巴黎學習之篇幅佔全片比例並不算多;而新版卻增加了此篇幅的比例,多了些細節著墨卻不見其具有必要性,反倒拖戲。再深入相較兩個Sabrina對於巴黎的情感,或許中心意旨沒有改變,但透過演員及台詞呈現,其結果卻不甚相同。Hepburn的Sabrina對於巴黎的情感,是出於欣賞其美好與浪漫,是淺淡卻深厚的衷情;Ormond的Sabrina對於巴黎的愛,則是義無反顧的濃烈,似乎說不上理由也莫來由地一往情深。



  打個比方,若是問Hepburn的Sabrina為什麼如此喜歡「巴黎」,她可以興高采烈地回答出一百個不同的答案。她喜歡巴黎的人,男伯爵待她如孫女般好;她喜歡巴黎的景色,巴黎的雨具甜味,栗子樹的氣味。她喜歡巴黎的事,曾經於巴黎學習烹飪的記憶,雖辛苦卻不失喜悅。然而,若問Ormond的Sabrina,為何如此迷戀「巴黎」,她可能只回答巴黎的一切我都相當喜歡,無論人、事、物。無法說出再更為具體確切之答案,但很明顯,她就是真的愛巴黎愛到底愛到最高點。



  在此並非評論Julia Ormond演得不好。只是Audrey Hepburn詮釋過的角色,幾乎不可能有人能超越。Hepburn在大部分影迷心目中之地位居高不下,她出眾的氣質是極少數人能與之相比。扮演相同角色,Julia Ormond並無呈現出別樹一格的,另一個Sabrina的風情,無過之卻有不及。新、舊兩版女主角相比,Ormond整體呈現出來的氣質遠不如Hepburn亮眼,或令人感到清新。Hepburn的Sabrina是一塊璞玉,經過細細雕琢後,其光彩盡露;而Ormond的Sabrina就真的只是隔家女孩,自巴黎返國後變得比較會打扮罷了。



  《Sabrina》不論舊版還新版,其愛情結構皆為兩男一女。賴瑞比兄弟檔(Larrabee Brothers)傾倒於Sabrina的石榴裙下,由此擴展而出的故事。舊版多了些趣味,屬「浪漫喜劇」;新版少了喜劇感,較著墨於其戀愛細節,「愛情文藝」味甚濃。



  亦為本作靈魂人物之賴瑞比兄弟檔,Linus Larrabee的飾演者,舊版為Humphrey Bogart,新版是Harrison Ford;而舊版的弟弟David Larrabee,是由William Holden詮釋,新版則是Greg Kinnear擔綱。



sabrina_roles.PNG



  先來說說,Linus這個角色。



  Humphrey Bogart與Harrison Ford,身型及氣質都不同,兩人明顯不為同一類型。Humphrey Bogart沒有Harrison Ford來得高大粗獷,舉手投足緩慢且優雅,說直白點就是較具貴氣。Bogart的Linus含蓄內斂,內心戲不少。對於Sabrina的愛意,表態也較為隱晦;而Ford的Linus卻頗外放。透過其行為,即使不言明眾人都清楚他的動向。對Sabrina的告白與追求亦不失露骨。故事裡,Linus是名富可敵國、具生意頭腦的企業家。Bogart的Linus所呈現出來的感覺是,這個人聰明且敏銳,市場趨勢皆在其觀察之中。他只知如何談生意,但何謂愛情,他一問三不知;Ford的Linus有如神算,精準算出引領未來潮流將為何物。可這樣一個步步走得如此謹慎的男人,卻沒算到愛情已經來到自己身旁。論Linus,喚他作「愛情笨蛋」也不為過,他愛的女孩,甚至全世界的人都相當清楚這個人的心之所向,他卻還把真愛推得遠遠的,還以為他愛的女孩仍舊愛著他弟弟。Linus是哪隻眼睛瞎了嗎?愛情的「盲目」應該不是用在這種地方。



  照電影裡所說,David英俊、迷人。比較舊版與新版之David人選,William Holden實在帥氣,Greg Kinnear則略遜一籌。但David此角,新舊兩版之設定較有差異。新版的David看似不中用的紈褲子弟,沒什麼實質貢獻。可卻於電影後段,證明其並非扶不起的阿斗,還給予David為何得以如此玩世不恭的「正當」解釋。其實他才真正「曖曖內含光」。然而,看回舊版,David的戲份不算多,屬於「陪襯人物」(或說「甘草人物」)。至結局,仍充分展現其調皮、愛嘻鬧的性格。觀眾對於David的印象自然沒有逆轉。



  《Sabrina》此劇碼雖為兩男爭一女,但事實上卻給了Linus與Sabrina更多的相處空間與共度之時光。如上所敘,David這角色偏向屬於「引子」或「仲介」。為Linus與Sabrina的愛情作連結,銜住此端牽起彼端。還頗有點「媒人」意味。David喜歡Sabrina,這是無庸置疑的。對此,新版加重此事實之強度──給人一種「David捨自己最愛成哥哥心愛」的感覺。Linus與Sabrina的愛情最終雖得圓滿,但於David而言總有些惆悵、遺憾。舊版則以詼諧之方式處理,使焦點更集中於Linus與Sabrina身上,而非David不能擁有Sabrina的神傷。



  最後,不得不提貫串本作之曲《La vie en rose》(玫瑰人生)。《龍鳳配》中的一幕,Linus載Sabrina返家的路上,Sabrina溫柔地凝望著Linus並輕輕對他唱起此歌。透過歌詞,Sabrina對Linus傾訴情意。Hepburn清唱一小段《La vie en rose》,成為本片經典片段。



  而那歌詞也隨著Hepburn略帶磁性的嗓音敲進我心……



Quand il me prend dans ses bras,

Qu'il me parle tout bas

Je vois la vie en rose,

Il me dit des mots d'amour

Des mots de tous les jours,

Et ça me fait quelque chose

當他輕擁我入懷

低聲對我說話

我眼前浮現了玫瑰色的人生

他對我訴說情話綿綿

只用一些平凡的字眼

卻讓我有所感觸




《延伸閱讀》

龍鳳配:赫本點點滴滴 - 藍色電影夢 

Sabrina(1954):This Man,I belong to him! -龍鳳配(1954):這個男人,我屬於他!-

留言

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