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Butterfly Effect : nothing perfect - 蝴蝶效應:存在於每個當下 -

The Butterfly Effect, 2004

好久沒有寫電影相關的文章了。也許是年紀越來越大,很多事情放在心裡就好,沒必要透過「文字」將心思呈現出來,就算看到什麼喜歡的作品,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洋洋灑灑就寫到將近兩千字或以上。

《蝴蝶效應》,依稀記得第一次是在電影台看的,好像是從伊凡身陷囹圄看起。當下給我很大的震撼,那個震撼是由於它的本質之黑暗。
活在人世,總不可能每天都歡欣像在舉辦派對那樣。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遇到對於自己的生命而言的「重大變故」。事過境遷後,偶爾想起,不禁會提問:「如果可以回到那個當下改變一些事情,那會怎麼樣?」
伊凡最初希望所愛的凱莉好,所以他嘗試「修改」了故事,卻發現總是會有其他人受苦受難;而為了也能保全其他人,他不斷「修正」,但沒有一個版本是真正完美無憾且人人都幸福的,越修正樂歪,甚至最後大家都開心了圓滿了,而他自己卻是那個最悲慘的人。
故事有主軸,但支線無限多條,而這些支線都出於人們的選擇,但其實不管怎麼選,沒有一個故事可以達到百分百的完美,人人有飯吃,人人都美滿無比,不可能,因為這是人世。
主要版本有兩個,一個是伊凡在最初就選擇切斷與凱莉之間的緣分。而各自長大後,在人海匆匆一瞥。
開放式結局,更貼近人生。倘若緣分仍在,牽繫之後,也許得面對另一項課題;倘若真能如伊凡當初所想那樣戛然而止,表面上看似無緣的黯然,實則是對彼此都美善的欣慰吧。但,誰知道盡頭是什麼呢?這版本的結局,有種前世今生之感。
另外一個版本就黑暗多了。當年我很喜歡這個結局,但剛剛看完卻無喜愛之情。伊凡選擇早在母親的子宮裡就絞殺自己,這個行為看似所造成的結果會皆大歡喜。但就如伊凡的父親跟他說過:「你不是上帝。」因此,縱使當下自殺成功,他還是有可能在降生於世。而當他再次來到這個世上,還是有同樣的課題(只是形式不同)要他去處理。
《蝴蝶效應》的觀影過程,彷若跟著伊凡進入一次次的「輪迴」,這次沒有處理完的,以為再來一次就可以處理,卻沒想到永遠在「下一次」都會有另一個新問題、新課題產生。既然如此,那要回到過去「修補」、「修正」做什麼呢?全是徒然罷。
以前覺得好黑暗且令我著迷的故事,多年後再見已不令我癡迷,但仍是個好故事。只是,我得到了不同的體悟--境遇好與不好,如何認定?就看從什麼角度以及在哪個時間點觀看這經驗吧。
人們本就很難用俯瞰的視角,將自己的人生視為「整體的經驗」來檢視。大部分的人都是片段性地、單一角度地去看「一個事件」。
事實是,有時,初逢的喜悅拉長來看,到後面卻化為負擔或累贅,沉重得令人透不過氣;而過去的哀傷演化到今日,卻成了祝福,甚至雲淡風輕到讓你能一笑置之。所以,眼下的這一刻絕對才是最重要的。別回盼從前,不揣想未來,往前走就對了。

留言

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