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Joker and The Rocky - 淺談《小丑》與《洛基》-


連假,全家看了CREED《金牌拳手》,這是紀念洛基第一集問世四十週年的作品,我個人算喜歡。
史特龍是否真的是個正面能量爆表的男人?還是他知道或深信,兜售正面能量、熱血與夢想是好萊塢的不敗定律呢?今晚走在返家的途中,我不禁心想。
1976年,洛基第一集問世。底層打拳的洛基過著窮困的生活,打拳維生但成績並不怎麼樣,孑然一身,卻始終善良友愛,戀著內向到笨拙地步的女子。好比灰塵般即使是被打死了也不會有人在乎的男人,竟被如星星閃耀的拳王CREED相中,要與他來打一場。
然而,洛基奮力一搏,鹹魚也知道自己只有一次翻身的機會,他晨跑,他喝生雞蛋,他狂打生牛肉,拳拳泛血又入魂,靠著鍥而不捨,輸了比賽卻贏得整晚的喝采。
CREED後段基本跟洛基的第一集一樣,只是加了些編排,但卻沒有洛基第一集令人感動。
說到底,洛基系列講的還是個幸運的人,雖說努力不一定會有成果/勝利,但努力的過程不會背叛你。當時機到來時,要是抓住,畢竟還是你的。我不認為這樣的信念有錯,但我認為某種程度上這是一種幸運,是幸福的機運。
對照《小丑》,同樣是社會底層的男子,他沒有洛基的幸運,沒有遇上愛他的人,沒有遇上賞識他的人,沒有一塊地方屬於他(縱使是自己的家),於是乎當信念的磚牆一次又一次被外界外人打擊重擊而全數崩塌,最真實的自我進而釋放,是黑暗,被自以為光明的一方所吞噬殆盡的黑。
每件事都有「更好的處理方式」,但你有沒有想過,對於當事人而言,某些事他已經盡了力用自己「更好的方式」去處理了。

逼迫,我在想,每一天我們都可能不經意地逼迫到他人,而他人亦如是,彼此彼此吧,無形的有形的透過外界的來自內心的,逼迫,任何形式。
端看有無辦法消化,端看有沒有個契機讓你能夠排解掉那磨人的⋯⋯不適感。
其實我不認為《小丑》盡談負面能量,因為當我看到亞瑟前往電視台從家裡出來到階梯那段,自在瀟灑地跳舞,那蔑視塵世所有萬物的輕狂與從容,就像我看到洛基一路從市井街頭跑到費城美術館,高舉雙手大聲呼喊時,有著同等的感動與暢快。
細想起來,亞瑟也不完全是不幸之人,就是因為他的不幸才令他明白必須「活得像個人」,儘管世俗眼光來看不算「好人」,他畢竟活出了自己的自由,藉著那些不幸。倘若沒有那些不幸將他的韌性拉至極限至斷裂,他可能還無法活得像個人,就真的只是個「小丑」罷了。
《鬥陣俱樂部》出了幾句名言:
「拋棄所有希望就是自由(Losing all hope was freedom)。」
「自我毀滅也許就是答案(self-destruction might be the answer)。」
亞瑟體現了這兩句話,自我毀滅且毀滅一切後的重生令其對自己的生命感到神奇的鼓舞力量;拋棄所有希望,不再失望便得到了自由。
電影中段要轉入後段的高潮時,亞瑟如蝴蝶,破蛹之感;而洛基則如雛鷹,剛學會飛翔。
恰巧兩部片的高潮場景都運用了階梯,亞瑟往下,洛基則往上,一個願入地獄一個步步登顛,意寓不同。
兩者都是我的愛片,激盪了我今晚的想法,於工作的隙縫中喘口氣,盡情奔馳在一格一格的電影畫面裡。
我依舊愛電影🎬,愛,一輩子都會很愛。

留言

人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