檸檬 -檸檬-
檸檬
CAST
* カジイ:佐藤隆太
* 丸善の店員:蓮佛美沙子
* 一階の男:赤堀雅秋
* ナカタニ:和田聰宏
STAFF
* 原作:梶井基次郎 「檸檬」
* 脚本:いながききよたか
* 監督:吉田恵輔
* 音楽:小林洋平
搖搖晃晃,這個世界到底是不是自己現下所在的世界?碰觸到的一切是真實還是幻覺?
「我」備受病魔纏身之苦,不咳則已,一咳則染紅了眼前所有事物。對於曾經深愛的音樂與詩句都再也不感興趣,反而愛上了街道之斑駁,曬於衣竿上洗不去汙垢的衣物,以及孩童之間遊玩喜愛的玻璃珠。而果菜店所賣的檸檬,在外人眼中並無特別之處,但卻能帶給「我」強烈且巨大的歡愉。彷彿可從這檸檬得到救贖般,「我」將檸檬揣進懷裡。
改編自梶井基次郎的短篇小說《檸檬》,這電視電影是算成功的。比起原著,開創出了另一種懸疑的風格。當然,原著與本作各有特色,無法相較。本作可說忠於原著精神,但不可否認的是,這電視電影更添了戲劇感,可看出情節是有經過設計的,耐看,更挑逗觀眾探詢慾望。似乎有點像變魔術,沒看過原著,沒看到最後,你肯定會為那結局之前的緊張高潮捏了把冷汗。
至於「我」在結尾時為何因將檸檬假想成炸彈而感到興奮這點,個人解釋如下。「我」由於肺結核這惱人的病所苦,身心靈皆被病魔逼至邊緣,甚至把檸檬假想成炸彈,將其置於人潮來往不絕的書店,反映出「我」想要眼下這個世界盡數崩解毀壞之心理。或許這樣,「我」就毋需如此痛苦,一切消散,全部歸零。「眾」不存在,讓「我」感到不安的事物便不存在。不過,「我」畢竟沒有這麼做,因為「幻覺」就是「我」排解的出口。
與原著讀來的感覺不同,本作充滿了諷刺感,在主角與外人的互動來看,無論是主角對於他者,或是他者對於主角都是存有心腹的,但這心腹卻不能界定是出於惡意,反倒是有些惡作劇意味的嘲笑心理。例如,以咳血釀製的葡萄酒,欲請「我」的朋友中谷與其女友品嚐,並非純粹為了報復他倆夜夜恩愛吵得讓「我」輾轉難眠,而是帶有一種想要「反將他們一軍」的惡作劇之感。
另外,部分「反轉」之處,像是「我」的鄰人中谷描述女友的模樣與實際看到的形象迥然;以及,「我」因躲避討債而暫坐鄰人的房室內那段對戲──原以為鄰人愛好同性,沒想卻是宣傳共產革命激烈派,皆相當有趣。
個人非常喜愛此部電視電影《檸檬》的戲劇性及拍攝手法,宛若一滴黑墨水於白色宣紙上緩緩渲染開來,漸而形成一幅表面上沉靜無為,實則卻不停躍動且顫抖的水墨畫。單從「純欣賞」的立場來看,就是平滑地順溜過去。但若能深入思考或探究,就會發現這安排的巧妙多麼令人莞爾,是會心一笑那種的。
對你友好的人其實別有目的,甚至背地裡認為你是個愚笨怪胎;而看似有企圖心者,他還是有企圖的,只是不如你所想的那樣。還有,很多時候,我們會冷眼觀察,將自己置身事外。但往往事實上,我們無法真正拋開。我們仍舊掙脫不了,且清清楚楚地存留於這幅畫裡。
最後被擺在丸善書店的那顆檸檬,象徵「我」欲拋開所有外在令我煩躁的事因。然而,是否真能藉由如此來忘卻不安呢?是可以的,只不過,那如曇花一現般短暫。「我」的興奮只停留在收尾的那一刻,那一句。
《延伸閱讀》
物質作為普遍的、不變的東西,必然是絕對的實體和基質。實體者,“實實在在”的客體之謂也。然而,20世紀愛因斯坦發明的相對論開始揭示出了物質的實體觀的謬誤。
回覆刪除如果把宇宙看作是由宇宙弦組成的大海,那末基本粒子就像是水中的泡沫,它們不斷在產生,也不斷在湮滅。我們現實的物質世界,其實,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壯麗的交響樂!把物質世界看是宇宙弦演奏的一曲交響樂,正是與物質的對立面--意識有些相同!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金剛經》)
如果天旱缺水,蘋果樹便會因之枯萎。所以,當因緣散盡之時,果就會滅。換句話說:“因緣和合而生,因緣散盡而滅。”
雖然如夢幻泡影,但是有因有緣。
chihni小小,多看電影寫評論必定對妳的人生有大作用!
我,戀愛紀事亦可做如是觀
為了更清楚,再次推自己的文XD
http://miao632.pixnet.net/blog/post/26559124
http://miao632.pixnet.net/blog/post/32089963
版主回覆:(04/25/2011 02:21:31 PM)
哇~miao大大回覆我好多喔~真是感謝!
但是愚笨如我,似懂非懂。
結論還是: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就不是我的 嗎?XD
自從喜歡電影以來,不管是開心還是悲傷,都是以欣賞好多好多電影來排解。
已經看完大大送給小小我的"感官世界"了。
那其中的箇中滋味,我不是很懂。須再找時間再好好欣賞一次。
看完傳說中的"經典異色電影"想想,就是那樣嘛...
不會有特別震撼或驚喜之感,但其中蘊含的某些事物我實在不大懂。
總之,會再仔細觀賞電影且再度深入思考其意。